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、取值范围(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)
大家好,飞飞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,关于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、取值范围,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那么下面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!
1、方法一:5261如图所示,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,4102点B为坐标原点.依题意得 A(22。
2、16530,0),B(0。
3、0,0),C(2。
4、-2,5)A1(22,22。
5、0),B1(0,22。
6、0),C1(2,2。
7、5)(I)解:易得 AC→=(-2,-2,5)。
8、A1B1→=(-22,0,0)。
9、于是 cos〈AC→,A&1B1→>=AC→•A1B1→|AC→|•|A1B1→|=43×22=23,所以异面直线AC与A1B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23.(II)解:易知 AA1→=(0。
10、22,0),A1C1→=(-2。
11、-2,5).设平面AA1C1的法向量 m→=(x,y。
12、z),则 {m→•A1C1→=0m→•AA1→=0即 {-2x-2y+5z=022y=0.不妨令 x=5,可得 m→=(5。
13、0,2),同样地。
14、设平面A1B1C1的法向量 n→=(x,y,z)。
15、则 {n→•A1C1→=0n→•A1B1→=0即 {-2x-2y+5z=0-22x=0.不妨令 y=5,可得 n=(0,5。
16、2).于是 cos<m→,n→>=m→•n→|m→||n→|=27•7=27,从而 sin<m→。
17、n→>=357.所以二面角A-A1C1-B的正弦值为 357.(III)解:由N为棱B1C1的中点,得 N(22,322。
18、52).设M(a,b,0)。
19、则 MN→=(22-a,322-b,52)由MN⊥平面A1B1C1。
20、得 {MN→•A1B1→=0MN→•A1B1→=0即 {(22-a)•(-22)=0(22-a)•(-2)+(322-b)•(-2)+52•5=0.解得 {a=22b=24.故 M(22,24,0).因此 BM→=(22。
21、24,0),所以线段BM的长为 |BM→|=104.方法二:(I)解:由于AC∥A1C1。
22、故∠C1A1B1是异面直线AC与A1B1所成的角.因为C1H⊥平面AA1B1B,又H为正方形AA1B1B的中心, AA1=22。
23、C1H=5,可得A1C1=B1C1=3.因此 cos∠C1A1B1=A1C12+A1B12-B1C122A1C1•A1B1=23.所以异面直线AC与A1B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23.(II)解:连接AC1,易知AC1=B1C1。
24、又由于AA1=B1A1,A1C1=A1=C1,所以△AC1A1≌△B1C1A。
25、过点A作AR⊥A1C1于点R,连接B1R,于是B1R⊥A1C1。
26、故∠ARB1为二面角A-A1C1-B1的平面角.在Rt△A1RB1中, B1R=A1B1•sin∠RA1B1=22•1-(23)2=2143.连接AB1,在△ARB1中。
27、 AB1=4,AR=B1R,cos∠ARB1=AR2+B1R2-AB122AR•B1R= -27。
28、从而 sin∠ARB1=357.所以二面角A-A1C1-B1的正弦值为 357.(III)解:因为MN⊥平面A1B1C1,所以MN⊥A1B1.取HB1中点D,连接ND。
29、由于N是棱B1C1中点,所以ND∥C1H且 ND=12C1H=52.又C1H⊥平面AA1B1B,所以ND⊥平面AA1B1B。
30、故ND⊥A1B1.又MN∩ND=N,所以A1B1⊥平面MND,连接MD并延长交A1B1于点E。
31、则ME⊥A1B1,故ME∥AA1.由 DEAA1=B1EB1A1=B1DB1A=14,得 DE=B1E=22。
32、延长EM交AB于点F,可得 BF=B1E=22.连接NE.在Rt△ENM中,ND⊥ME。
33、故ND2=DE•DM.所以 DM=ND2DE=524.可得 FM=24.连接BM,在Rt△BFM中, BM=FM2+BF2=104.。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