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精选知识 >正文

心学四诀书籍(心学四诀)

摘要 大家好,飞飞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,关于心学四诀书籍,心学四诀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那么下面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!1、王守仁,...

大家好,飞飞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,关于心学四诀书籍,心学四诀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那么下面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王守仁,生于明成化八年(1472),浙江余姚人。

2、其因心学而闻名于世。

3、        王守仁的哲学,后来被哲学界称为“心学”。

4、嘉靖六年五月,王守仁抱病奉命去两广平叛,在天泉桥上,对其弟子钱德洪和王畿两人传下了“心学四诀”。

5、是时,天地寂静,微风轻拂,守仁长袖飘飘,弟子躬身肃立。

6、“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。

7、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
8、”    是为心学四诀。

9、    因其用语过于原则笼统,以致后来心学流派众多,认识不一,学者们对此认识颇不一致。

10、很多人将王守仁的哲学思想归纳为主观唯心主义。

11、    无善无恶心之体:人性的根本,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。

12、这里,善指一切美好、快乐、真实、美丽的事物。

13、 从形式上看,太祖的理论,最贴近心学的主旨:我们只要把被子蒙在头上,用慧眼照心,就会知道,任何人都不会主动去为善或作恶,概括起来就是…“无善无恶心之体”。

14、 心学的这句话,可以说是阳明先生的集大成之作。

15、他的大胆与睿智,让(明代)全体国人欣喜的发觉,原来人与人之间,其实平等的。

16、进而可以推导出:既然善恶都是一致的,那么身外之物就更加可以划等号了。

17、亦即朴素民主思想。

18、 有善有恶意之动:正因为人有了意识,才区别于动物,而在唯物论中,主导行为的意识也是物质,因此,物质是又可以升华又可以腐烂的。

19、所以,不论什么行为意识,都会出现好的结果、坏的结果。

20、 这个略显悲观的论调,却产生了无与伦比的玄妙反应:人们可以理直气壮的这样为自己开脱了: “知善知恶是良知:善恶的关系如此玄妙,好么,又可以为所欲为,又不用担心良心谴责,似乎心学成为了人类作恶的挡箭牌了!但凡抱有这个想法的人,其实是错了。

21、因为行为产生的结果,是好是坏?主导行为的意识,是善是恶?其实是人人都心知肚明的。

22、 也就是说,阳明先生突破了所有哲学家所企盼的那种境界:处于旁观者的位置,来审视世界! 心学的第三点,就告诫世人:“心犹镜也。

23、圣人心如明镜,常人心如昏镜。

24、……如以镜照物,照上用功,不知镜尚昏在,何能照?……如磨镜而使之明,磨上用功,明了后亦未尝废照。

25、” 这句话似乎是心学子弟说的,记忆有些模糊,大概齐的意思就是:普通人都喜欢以自己的好恶来评判别人,殊不知淫人妻女者,妻女亦被人淫!(我的理解有些低俗哈!但话糙理不糙)。

26、所以,要想真正做到善恶分明,首先要自我约束,自我修炼。

27、“明明德”而后“致良知”。

28、 这似乎有些理想化,但我们如果把这个理论套在施政方面,就会发觉,其实心学是非常高明的。

29、 所以,心学的高明就在于,既提出了治标的方法(以镜照人),又提出了治本的方法(自磨心镜)。

30、前者是制度,后者是洗脑。

31、 为善去恶是格物:心镜明亮,之后,我们就可以满怀信心的邪不胜正了。

32、也就是“知行合一”。

33、 客观来说,心学的精华在前两句:第一句是提出了朴素的唯物观。

34、第二句是正视了人类的弱点。

35、那么后两句就是解决之道了,第三句是实用方法论。

36、这最后一句嘛,说点冒犯的话就是,在伪装理想主义的前提下,进一步的进行了洗脑工作。

37、 心学脱胎于儒学,所以在儒学制度下,竖立有限民主,其实正是明后期的特点。
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