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精选知识 >正文

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全诗

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名篇,其中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”一句尤为脍炙人口。这首词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,也寄托了他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。

全词如下:

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

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
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

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这首词开篇以问句起兴,“明月几时有?”看似天真浪漫,实则蕴含着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与思考。“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”进一步展现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向往。接着,“我欲乘风归去”,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愿望;然而,“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”,又道出了现实生活的复杂情感——既渴望自由,又眷恋人间烟火。

下阕中,“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”描绘出月亮在夜空中移动的景象,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彻夜未眠的状态。面对如此美好的月色,诗人不禁发出疑问:“何事长向别时圆?”为什么美好的事物总是在分别的时候出现呢?这一问饱含无奈与惆怅。随后,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”揭示了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的道理,将个人情感上升到普遍的人生哲理层面。最后,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,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地却仍希望远方亲人平安健康、共享美好时光的美好祝愿。

整首词情景交融,意境深远,既体现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,也反映了他对亲情的珍视与怀念。它不仅是一首描写中秋佳节的佳作,更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