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精选知识 >正文

终南山 王维

《终南山》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,描绘了终南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维“诗中有画”的艺术特色,还体现了他淡泊名利、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。

诗的开篇写道:“太乙近天都,连山到海隅。”这里的“太乙”指终南山,“天都”象征着天界,而“海隅”则表示遥远的地方。这两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,将终南山的高大与广阔展现得淋漓尽致,仿佛它直通天庭,绵延至大海之滨。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宏伟壮阔的画面,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奇与神秘。

接着,“白云回望合,青霭入看无。”这两句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。当诗人回首望去时,那片白云仿佛重新聚拢在一起;而当他凝视远处的青霭时,却发现它若隐若现,难以捉摸。这种视觉上的变化,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变幻莫测的大自然之中,体验到一种朦胧美。

“分野中峰变,阴晴众壑殊。”这句进一步刻画了终南山的多样性和复杂性。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,同一座山峰在不同的区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。有的地方阳光明媚,有的地方却笼罩在阴霾之下。这种对比突出了终南山的丰富层次感,也暗示了世间万物的千差万别。

最后,“欲投人处宿,隔水问樵夫。”这两句点明了诗人想要找一个可以住宿的地方,并向附近的樵夫询问路径。这一细节透露出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寻求庇护的心理状态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。

总之,《终南山》通过对山川美景的描写,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、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感。整首诗情景交融,意境深远,堪称一首经典之作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