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刈麦翻译
编辑:晏玲曼
•
来源:网易
•
2025-04-23 13:10:57
《观刈麦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。这首诗通过描绘农忙时节人们辛勤割麦的情景,表达了对农民艰辛劳作的深切同情,同时也揭示了社会不公和贫富悬殊的问题。
在炎热的夏日,田野里一片金黄,成熟的麦子随风摇曳。农民们顶着烈日,在田间挥汗如雨地收割麦子。他们的双手粗糙,衣衫褴褛,却依然埋头苦干。他们用简陋的工具一镰一镰地割下麦穗,再将它们捆扎成束。尽管天气酷热难耐,但他们不敢停下手中的活计,因为粮食关系到全家人的温饱。孩子们也跟着大人一起帮忙,虽然年纪小,但也学着搬麦捆,帮着父母减轻负担。妇女们则在家中忙碌,既要照顾孩子,又要准备饭菜,以便让男人能安心工作。
然而,这样的辛勤劳作换来的却是微薄的收入。封建剥削制度的存在使得农民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,也难以摆脱贫困的命运。一些地主坐享其成,靠着剥削农民过着奢侈的生活。而那些无地或少地的农民,则只能靠租种别人的土地勉强度日。当丰收的喜悦被沉重的赋税压得喘不过气时,农民心中的苦楚可想而知。
白居易在这首诗中不仅记录了农民劳动的场景,更发出了对不公平现象的控诉。他呼吁统治者关注民生疾苦,减轻农民负担,倡导和谐社会。这首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,至今仍能引发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关注与思考。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标签: